9I制作厂网站


【基础管理提升】南京地铁11号线“反向交底”查摆纠正作业班组误区


发布日期:2025-04-17 信息来源:四公司 作者:侯留俊 摄影:何拥林 字号:摆 ] 分享

南京地铁11号线浦洲路站主体施工迎来一项创新举措——由施工队伍向项目部、监理单位开展“反向交底”,通过角色互换、问题前置、立行立改的闭环管理,为项目安全施工注入新动能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交底的单向输出模式,成为项目建设提质增效的“助推器”。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输出”。传统技术交底多由技术员向施工班组讲解交底内容,而此次推行的“反向交底”则让施工队伍站上“讲台”。施工班组负责人结合图纸和现场实际,主动向项目部、监理单位阐述结构施工的技术要点,风险预判点及应对措施,并接受质询。“以前是听指挥,现在要自己讲清楚每个环节的细节,压力更大,但理解也更透彻了。”施工班组长马工表示。这一模式倒逼施工方深挖技术难点,同时让监理和项目部更了解施工班组对作业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工艺流程、质量薄弱点、安全风险点模糊不清的地方予以纠正,形成“双向奔赴”的协作机制。

从“纸上要求”到“脚下行动”。反向交底的核心目标是将安全管控做实做细。在交底会上,施工方需逐项拆解安全风险点,如模板支架体系、大型吊装作业等关键工序的操作规范,项目部则针对应急预案、人员防护措施等提出质询。项目部工程部负责人表示:“班组长的主动交底让我们能提前预判隐患,对正向交底的理解偏差、消息传递失真、接受者惰于接收等情况予以筛查,通过反向交底时对方表达的内容能及时更正错误理解,保证正确执行。”目前,项目已形成4项反向交底。在未来,通过反向交底制度可极大降低安全隐患、质量缺陷。

从“事后补救”到“未诉先办”。依托“交底-反馈-整改-验证”的闭环管理体系,项目团队构建了动态优化的管控链条:在技术交底环节引入“反向问答”机制,要求施工班组结合现场实际提出可行性建议;针对反馈信息建立专项台账,组织设计、技术、安全多部门联合研讨,形成“问题诊断-方案迭代-责任到人”的整改路径;整改完成后通过现场实测、数据比对、效果评估叁重验证,确保每个问题闭环销项。

南京地铁11号线浦洲路站附属结构施工已全面进入冲刺阶段。项目团队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将安全生产责任压实到“最后一米”,为项目完美收官奠定坚实基础。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