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四六”才不会“四六不懂” |
||||
|
||||
小时候,经常听到家长训骂孩子“四六不懂”,当时也不懂是啥意思,只知道是骂人、训人话。前段时间,看了相关材料,才恍然大悟。原来,四六的意涵这么丰富!历史沿革这么久远!感叹中华文化真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四”、“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丰富的寓意,在现代社会中,也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弄懂“四六”,才不会“四六不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四被认为是吉利的。它与四季、四个方向(东、南、西、北)以及天干地支中的吉祥和富裕联系在一起。六被认为是吉祥、吉利、安康、幸福、和谐、关爱的象征。“天”四画,“地”六画,“四六”谓天地;懂得这个四六,知道我们生活在天地间,是天地间的一份子,并不是天地的主宰。要敬畏天地,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人类的肆意妄为必将遭受大自然的无情报复。“父”四画,“母”六画,“四六”谓父母;懂得这个四六,就要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孝敬父母。要时常打电话问候或了解父母的生活健康情况,介绍自己工作、生活近况,报个平安;要创造条件常回家看看,遇到重大事征求一下父母的意见,打理好自己的工作、生活、家庭,让父母少操心、烦心。“少”四画,“老“六画,“四六”谓少老;懂得这个四六,尊老爱幼,常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心,传承和践行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夫”四画,“妇”六画,“四六”谓夫妇;懂得这个四六,就明白了“夫”“妇”二人组成一个家,就要彼此忠诚,和睦相处,抚育子女,共同经营好家庭。“文”四画,“字”六画,“四六”谓文字;懂得这个四六,就要认真读书学习,识文断字,明白做人的道理。“孔”四画,“老”六画,“四六”谓孔子、老子;懂得这个四六,就知道孔子和老子,乃中华民族教育之先师。教书育人,传承传统文化,振兴中华民族。“凶”字四画,“吉”字六画,“四六”谓吉凶。懂得这个四六,就要谨慎行事,凡事叁思而后行,才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懂得“四六”,就是懂得感恩天地,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懂夫妇之道,敬重圣人、文理,知天地之道,才能够遇事知道进退,积德行善,逢凶化吉。什么是传统?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我们的祖先在造字之时,就已经把字形、字义、美德、传统都根植于其间了。我们不得不钦佩先人的智慧和力量,为我们做人做事提供了指引和遵循。 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没规矩、不讲道理、言行粗鲁、没教养,上不知天,下不知地,生而为人不知孝敬父母,不懂尊老爱幼,为人夫或为人妻,不知道夫妻之间怎么相处,为学不懂文字,不知道老子、孔子是何人,为人处事不知道凶吉祸福,就是“四六不懂”。 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了巨大成就,令世界瞩目和惊叹。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正在被抛弃和消失。“孔融让梨”的故事还余音在耳,君不见公交车上站着老年人,坐着年轻人;曾经雷锋、黄继光、董存瑞牺牲自己、报效祖国的光辉形象熠熠生辉,而今这类人成为被质疑和耻笑的对象;季布“一诺千金”的远古誓言,演变成食品安全问题和医疗乱象。有人调侃:“姑娘大腿露在外、天天清仓大甩卖、广告吹牛不实在、染黄头发装老外、不敬老人把狗爱、离婚成了现代派、不比奉献比穿戴、影视剧把历史改、手机害了下一代。”这些怪现象的存在,无一不在警示我们:西方文化进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弄丢了。物欲横溢,礼崩乐坏,浮躁自鄙。这些都是“四六”不懂带来的恶果。 总之,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的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俯下身子学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放异彩、熠熠生辉。 |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